雇
- 拼音:hù
- 笔画:12画
-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 繁体:僱
- 繁体笔画:14画
- 五行:木
- 部首:
- 更新时间:2025-10-07 11:59
雇字的基本解释
雇
gù
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雇工。雇主。雇用。雇员。雇佣。雇请。
租赁交通运输工具:雇车。
雇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gù]
[《廣韻》古暮切,去暮,見。]
亦作“僱1”。
(1)买劳动力。
(2)指购买。
(3)受雇。参见“雇工”、“雇役”。
(4)租赁。
(5)给价;付报酬。
(6)卖。
(7)用同“顧”。环顾。
(8)用同“顧”。照顾。
雇字的英文翻译
◎ 雇
employ hire
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隹字部】 雇;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65第18
【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說文】九雇,農桑?鳥,扈民不婬者也。从隹戸聲。春雇鳻盾,夏雇竊?,秋雇竊藍,冬雇竊黃。棘雇竊丹,行雇唶唶,宵雇嘖嘖,桑雇竊脂,老雇鷃也。【集韻】或作??。【爾雅·釋鳥】作鳸。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廣韻】相承借爲雇賃字。【集韻】傭也。 又【韻會】通作顧。【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又【韻會】通作故。【史記·馮唐傳註】索隱曰:故行不行謂故,命人行而身不自行,故與雇同。
考證:〔【說文】春雇頒盾〕 謹照原文頒盾改鳻盾。
雇字的起名意思
指雇佣,出钱租赁,也指古籍中的鸟名,如九雇。
雇字取名好不好?雇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雇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62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5%,男孩名字占54%,女孩名字占:46%。
雇字取名的寓意
雇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寓意一般。
雇字取名忌讳
1、雇字五行属性为木,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雇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
2、雇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ù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雇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雇字,晚辈忌讳用雇字取名。
最新字典查询
-
国学很多经典(国学包括哪四部分)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国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国学究竟包括哪四部分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国学,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它涵盖了
298 人浏览 -
# 国学经典名录(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国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究竟什么是国学呢?国学又包括哪些经典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国学的奥秘。国学,顾名思义,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
404 人浏览 -
# 国学经典年代排序(唐宋八大家按朝代顺序)
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唐宋八大家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后世一直被传颂不衰。唐宋八大家究竟是如何按朝代顺序排列
264 人浏览 -
国学经典精读:国学的四大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国学究竟包括哪四部分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
363 人浏览 -
中学生必读国学经典(什么是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日益繁重,各种学科知识如潮水般涌来。在这喧嚣的学习氛围中,有一门学问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国学。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
317 人浏览 -
# 出赛国学经典(出塞古诗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出塞》古诗,以其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壮阔画卷,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人生哲理。在这
281 人浏览 -
经典国学收藏(国学经典 100 句)
在时光的长河中,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国学的世界,探寻那 100 句蕴含深刻
358 人浏览 -
曹和标国学大佬国学大脑国学经典(真正的国学大师)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时代,国学似乎成为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领域。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如同夜空中的璀璨星辰,照亮了国学的天空。曹和标,便是这样一位国学大佬,他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
374 人浏览 -
国学儒家经典(孔子评价易经八个字)
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儒家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散发着持久的光芒。而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智慧,那八个字——“洁静精微,易教深矣”,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
383 人浏览 -
鼓舞奋进的国学经典诗词(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些励志的诗词名言,更是如同一股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给予我们鼓舞和奋进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275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