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黑龙江双鸭山尖山区的居民群里飘着股“紧张气”——一段“路边有野狼”的视频传得沸沸扬扬:画面里一只灰的动物低着头徘徊,体型跟狼差不多,配文“小区附近发现野狼,大家别让孩子单独出门”,不少家长都赶紧把娃的放学路线改了。
11月2日,尖山公安、城管和农业农村局的联合工作组很快锁定了这只“野狼”的位置。等把它控制住一鉴定,结果让大家松了口气:哪是什么野生狼?是只捷克狼犬——一种长得像狼的驯养犬类,属于犬科,但性格比普通狗“野”多了。
“捷克狼犬可不是软萌的宠物狗。”当地养犬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说,这种犬是上世纪用狼和德国牧羊犬杂交培育的,保留了狼的外形和部分野性,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稍微受点刺激就可能“炸毛”。现在全国至少有10多个省份把它列进了禁养犬名单,就是怕它“闯祸”。
好在这次的捷克狼犬没伤着人,目前已经被动物救助场所临时收容。“当时我在阳台看见它,吓得赶紧关窗户。”住在事发小区的王女士说,“现在知道是狗,但想想还是后怕——要是真的碰到没拴绳的禁养犬,后果不堪设想。”
警方也借着这事提醒:碰到“疑似野生动物”的情况,别慌也别乱传,先拍清晰视频留证,再打110找专业人员核实。“很多‘狼’其实是‘伪装者’,但就算是狗,没拴绳的大型犬也有危险。”尖山公安分局的民警说,“关键是要‘不信谣、等官宣’,别让‘乌龙’变成‘恐慌’。”
其实回头看,这次事件更像个“安全课”——不管是网传的“野狼”,还是现实里的禁养犬,最该记住的还是“敬畏风险”:陌生动物别靠近,可疑信息别乱转,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才能真的“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