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的广州,十五运会开幕式的烟火刚消散在天际线,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就坐在了南都记者的镜头前。作为受邀见证这场盛事的嘉宾,他的第一句话没有讲“感谢”,而是指向了观众席里挥舞的粤港澳旗帜——“你看那片‘花’海,紫荆花、莲花和木棉花凑在一起,比任何发言都更说明问题:我们是一起的。”
在霍震霆眼里,十五运会的特殊之处,从来不是“规模大”,而是“连得紧”。“以前香港的运动员来内地比赛,总说‘像走亲戚’;现在咱们一起办比赛,连赛道都‘跨’了三地。”他掰着手指头数细节:香港的赛事运营团队参与了开幕式流程设计,澳门的志愿者负责了运动员村的接待,广州的场馆里贴着“粤港澳运动员共同训练区”的标识——“这些不是‘形式’,是把‘大湾区’从概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说到刚结束的全运会首次跨境自行车赛,霍震霆突然提高了声调,眼睛里闪着光:“我守在电视前看完全程!选手从香港尖沙咀出发,骑过深圳湾大桥时,两边的观众喊‘加油’的声音差点把我家电视‘震’了!”他笑着比了个“冲线”的动作,“那条赛道不是简单的公路,是三地的‘连心路’——你骑过香港的老街,就懂了什么是‘烟火气’;穿过深圳湾大桥,就感受到了‘速度’;到广州冲线时,又摸到了‘包容’的温度。这不是一次比赛,是给未来的合作打了个‘样儿’。”
“我最担心的,是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感’。”霍震霆突然收起笑容,语气变得认真,“去年有个香港的中学生来广州参加足球训练营,回去后说‘原来广州的同学也喜欢听陈奕迅,也会为了考试熬夜’——你看,体育就是打破隔阂的‘钥匙’。”他顿了顿,指了指远处正在入场的运动员队伍,“这次全运会,粤港澳的运动员住同一个村、吃同一桌饭、一起举会旗——等他们回去,会跟身边的人说‘我有个广州的朋友,跑100米比我快0.1秒’‘我跟澳门的队友一起拼过接力赛’,这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开幕式的音乐声从舞台方向飘过来,霍震霆抬头看向中央——那里,粤港澳的体育官员正一起按下“大湾区体育合作”的启动键。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期待:“今天不是结束,是开始。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办大湾区青年篮球联赛,一起搞三地教练培训,甚至一起做体育公益——把‘体育’变成大湾区的‘共同语言’。”
离开采访间时,霍震霆特意绕到舞台边,跟几个正在拍照的粤港澳小运动员合了影。他蹲下来,摸着一个香港小朋友的头说:“下次比赛,咱们一起在大湾区的赛道上跑,好不好?”小朋友脆生生地回答“好”,旁边的广州小朋友立刻补充:“我给你当导游,带你吃广州的早茶!”霍震霆笑着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在那一瞬间,开幕式的灯光正好打在他们身上,把三个孩子的影子叠成了一个温暖的轮廓。
这大概就是体育最动人的地方:它不用讲太多大道理,只要让人们一起跑过同一条赛道、流过同样的汗,就会明白——我们,从来都是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