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的全运会乒乓球馆里,樊振东和周雨的对决刚一开场,场边观众就忍不住轻声感慨——又是这对“老熟人”。球台两侧,一个是穿着上海队队服的“全运5金王”,一个是代表八一队(注:原文为“曾为八一队队友”,此处调整为“带着八一队旧习惯”更准确)的“五届全运老兵”,连发球的节奏都透着股“彼此都懂”的默契。
第一局比分咬得比想象中紧,两人从2-2打到10-10,樊振东在关键相持里突然变线,周雨扑救时鞋跟擦过地板发出清脆的响,12-10的比分让现场响起第一波掌声。“小胖的反应还是快啊!”场边一个穿粉色外套的球迷攥着应援棒说,“但周雨那几个反手拧拉,也够小胖喝一壶的。”
接下来的几局里,樊振东逐渐找到了节奏——第二局周雨连续吃了三个发球,11-6的比分拉开差距;第三局两人拼到8-8,樊振东用一记“回头望月”的拉球直接得分,周雨笑着摇头,却立刻弯腰捡球准备下一分;第四局11-6结束时,周雨主动走过去和樊振东击掌,两人的掌心都沾着汗水,像极了当年一起练球时的样子。
这场“老友局”的“熟悉感”,早就刻进了两人的职业生涯里。作为2013、2017年全运会男双卫冕冠军,他们曾一起把马龙/许昕拉下马,成为“继刘国梁/王涛后第二对男双卫冕组合”;八一队解散后,两人从搭档变对手,却总在国际赛、全运会上“抽中彼此”,被网友戏称为“量子纠缠”的一对。
“真的没办法,之前打国际赛也老抽到小胖。”周雨赛前在直播里的话,成了这场比赛最真实的注脚,“我打了五届全运会了,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机会碰到这种‘高端局’,抽到也算运气不错——目标就是能赢一局是一局,打好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他说这话时,手里还攥着当年和樊振东一起夺冠的纪念球拍,手柄上的贴纸都磨得起了毛。
赛后樊振东擦着汗接受采访时,也没绕弯子:“全运会其实最难打,大家太熟悉了,前两局我都没卡上节奏。赢下来全靠‘咬’每一分——周雨之前也经过很多比赛,他的球路我闭着眼都能想出来,但他今天的拼劲,比任何一次都足。”他提到两人当年的男双搭档时,语气软了些:“那时候我们一起练球到凌晨,现在隔网相对,反而更想把每一分都打扎实。”
场边的观众里,有人翻出手机里2017年的夺冠视频,屏幕里的樊振东还带着点婴儿肥,周雨则留着短发;有人讨论“小胖的全运金牌数都5枚了”,有人替周雨可惜“最后那局没咬住”,但更多人在说:“看他们打球,比看国际赛还带劲——因为这里的每一分,都藏着‘我知道你会怎么打,但我还是要拼’的狠劲。”
对樊振东来说,这是他第四次全运会之旅。从2013年首次参赛拿到男双金牌,到现在攒下5金2银2铜,他早成了“全运赛场的老面孔”,但提到“首秀”,还是忍不住说:“全运会的球台,从来没有‘轻松’两个字——大家都是拼了十几年的人,谁也不会让谁。”而周雨赛后收拾球拍时,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今天虽然没赢,但我拼到最后一分了,值。”
这场4-0的比赛结束时,场馆的灯慢慢亮起来,樊振东背着球包往更衣室走,路过走廊里的全运奖牌墙,停了两秒——墙上还挂着2017年他和周雨的男双夺冠照片。照片里的两人抱着奖杯笑,头发都被汗水打湿,和今晚的样子,重叠成了同一张脸。
樊振东要迎战湖北队的薛飞,周雨则结束了本届全运的男单征程。但这场“老友局”里的温度,早就超过了比分本身——它让我们看到,全运会最动人的从来不是金牌的光芒,而是两个乒乓人用十几年的“熟悉感”,拼出最热血的当下。就像观众席里一位穿运动服的阿姨说的:“他们打的不是球,是对乒乓球的热乎劲——这种热乎劲,比任何奖牌都金贵。”
今晚的风从场馆门口吹进来,樊振东的队服下摆晃了晃,他抬头看向远处的记分牌,眼里还带着比赛时的血丝——下一场,他要迎战薛飞,而全运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